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砚台 >

寒山拾得砚

2014-01-08来源:寒山寺信息中心


 

   歙砚,水坑卵石,近长方形,四角溜圆,色泽光洁。最长5j匣米,最宽25匣米,J享1r)匣米。砚面左下为砚池、砚堂,有银星闪烁。池右雕憎人,袈裟上略有金晕,右手竖掌,左手持珠置于膝上,低眉垂眼作沉思状。池上方刻有松柏,金花金晕处雕为崖岩,仿佛当年寒山息居寒岩事。右侧石绿嵌为铭文“寒山拾得”四字,小字为:琢砚应大样不雕,追求神韵,刻画意境而赋之灵气。落款为:丁亥范真。所刻铭文主要表达作者的创怍意图与追求的艺术效果。“大样”是指砚台的整体,基本不做繁琐的雕琢,保持其砚石优良质地的自然本色与神韵,而局部则利用金晕的衬托,把构思好的主题作深度的刻画,这样使砚石在浑朴中见精美,天成中见巧思,显示了作者昕要的浑成灵变的艺术境界。


    寒山,又名寒山了,真实姓名不详,因晚年长居于天台唐兴县今浙江天台县 寒岩而得名:享年近百岁,是唐初一位隐居山林的有名诗僧。诗多表现山林隐逸之趣和佛教的出世思想,对世态也有所讥讽,语言通俗诙谐,近于王梵志。存诗三百余首,辑为《寒山子诗集》史载唐贞观年问(627—649),寒山曾经缚茆居于苏州城西枫桥“妙利普明塔院”附近,暑则设茗饮,济行旅之渴;挽舟之人,施以草发乔,或代共挽。民间称颂之,有寒山与其弟拾得共同论道、勤于修持等传说。唐玄宗时,希迁禅师据此额伽蓝曰“寒山寺”。唐永泰无年(765)闰十月,“萍流淮海问”的诗人张继(?一779)夜泊枫桥下,听寒山寺钟声有感,作诗云: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:”后人多有刻为诗碑者:钟声、诗韵、碑刻,白此海内外千年流誉。

 

 

(责任编辑:悟明)

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弄24号

1525646463[@]qq.com

21564101